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46章 【是时候捅破这层纸了】求订阅

《华人日报》的销量,在纽约当地是数一数二的华人大报,平均每天都能卖出三万多份,可以说是十个华人之中就有一人买这份报纸的。

销量高的时候,能达到七八万份。

而随着卓军撰写的这篇文章在报纸上刊登出去后,迅速的引起了华人群体的热议。

自从1978年国内正式确定了改革开放的脚步,时至今日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,这十年来,国内翻天覆地的变化,也让深处海外的华人明白国内的改革。

很多老一辈的华人同胞,对国内的情感是很深的,因为那里是他们的故乡,是他们亲人居住的土地。

所以在文章发表出来后,许多人除了升起回国看看的念头外,也是有更多的人对李燕歌起了兴起,想要看看他们的音乐会到底演出的如何。

可是一打听才知道,五场音乐会的门票早已经卖光了,许多人大叹可惜的时候,也有几个在唐人街有名的耆老,主动前往大使馆找上了大使。

想拜托对方能让李燕歌多举办几场音乐会。

对于这件事,大使哭笑不得的同时,也是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。

海外的华人同胞从民国时期就多次援助过国内,如今改革开放,正是需要一些有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华人大亨回国投资,发展国内的经济建设。

所以几名唐人街的耆老主动找上门后,大使没有迟疑的亲自找上了李燕歌,把这件事跟对方说了一下。

“陈领事,多举办几场音乐会这不是问题,但我还是央音的学生,这开学都已经快一个月了,国庆结束后我还得赶回去上课。”

李燕歌纠结的很,他虽说已经大半年没有回学校上课了,唐主任那边也没有催促过他,可总不好一年都不去上课,又不是像薛克他们一样办了休学手续。

这以后要是期末考不合格,传出去了,那就丢死人了,毕竟李燕歌本身在学校作曲系的课程就没上过多少天。

“这的确是个问题。”陈领事微微一愣,这才反应过来,面前这位如今在纽约华人圈赫赫有名的青年音乐人,还只是一位国内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。

音乐会固然重要,但学业更是重中之重,陈领事自然不可能让李燕歌放弃学业,专门在美国为当地的华人同胞演出不是。

“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。”

李燕歌说道:“陈领事,其实敦煌乐团的成员,对曲目都已经非常熟悉了,只需要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