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40章 秦末乱世,低调谋发展

秦王朝开始实行“什伍连坐”苛政之法,政策一出,人人自危!使得底层百姓告发有赏,包庇则重罚,大批被揭发的犯人多到数不胜数,搞得监牢都关不下了。

就连普通百姓在路上看见了熟识之人,也不敢打招呼,唯恐无端招来横祸,除了秦人,谁还能不是六国遗民呢?

即便是没有天灾,底层百姓再怎么辛苦,也是吃不饱、穿不暖,往往都活不到50岁的,的确是生存境况极差,略有天灾加之人祸,百姓生活真当是苦不堪言,民不聊生。

无穷尽的苛捐杂税、劳役、徭役摊派,让几乎所有百姓都是满脸苦涩,瘦骨嶙峋,一脸菜色,秦之暴政的确惨无人道,惨不忍睹,百姓们都是敢怒不敢言,但时间长了,心里却都种下了仇怨的种子。

刘邦自改名出任泗水亭长之后,整日里接触到不同的、形形色色苦难的劳苦大众,无数次要配合上级,押送服徭役的人员去指定的场所。

服徭役相当于现在的服刑劳动改造,但秦时没有任何的人权保障,体力消耗过后得不到有效的营养补充,真正是一种无以复加的苦役,进入服徭役的人员基本上有死无生,因饥饿或者疾病暴死途中者不胜枚举,反抗者或者逃逸的均要被处死,服徭役者基本上九死一生,很难有生还的。

刘邦常和刘远念叨:“不如辞去亭长一职,回家种田算了。”

刘远劝刘邦一定要忍耐,说道:“小不忍则乱大谋!辞去亭长职位容易,成为普通百姓,你和服徭役的他们又有什么区别呢?”

为此,刘邦心里很是矛盾,经常在面对服徭役的人员行程中于心不忍,却也无可奈何。

刘远也不禁感叹:“都是黄泉不归客,何必为难苦役人。”

在一次奉命押送服徭役人员,到骊山修筑皇陵路途中,由于死亡、逃逸的人员超过了半数,即便是押送者也将面临服徭役的苦刑。

刘邦说道:“刘远,该怎么办呢?”

刘远说道:“横竖都是死,三十六计走位上,先保住命再说。如你做的大度,当有不少人感恩并追随与你!你这样,如此这般……让人感念你丢官,舍命也要保护他们,并安排亲信人员广为流传。”

两个思想商量后,一不做二不休,干脆将五百余被捆绑服徭役的人员的绳索全部解开,大声说道:“你们都逃命去吧,先躲几年看能否保住性命再说,我宁可放弃这样个官位,丢了性命也不忍心,让大家继续朝着必死的路上再走下去了,再走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